郑华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824207707712791&wfr=spider&for=pc故宫博物院曾办过黄易旧藏汉魏碑刻拓本展览,按照黄易访碑的地区分段陈列出了许多汉魏名品和善本、早本,别开生面。同时也帮助人们对清代著名金石考古家与画家黄易(~年,号小松)的生平活动做一个回顾。学者施安昌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黄易,一位值得纪念,有待研究的金石考古家》一文中,有这样的考证。黄易网络图片中国文化学术史上乾嘉时期,群星灿烂,黄易位列其中。他是值得后人纪念的,也是有待研究的。黄易多才多艺,既做官,精究河防事宜;又为学,博及群书,尤笃金石;还从艺,工篆隶,善画山水。《两汉时代的中国石刻》扉页《两汉时代的中国石刻》书影在石刻研究方面,有几点是特别值得称道的。第一,他对石刻做了大量的分区域的实地调查,堪察记录原石情况,升碑、洗碑、拓碑,并写访碑日记将调查的全过程如实记下(如《嵩洛访碑日记》、《岱岩访古日记》),为编目和考证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王昶《金石萃编》等石刻名著都大量采用。黄易画嵩阳书院(嵩阳观碑)第二,绘访碑图。用山水画的形式,把碑石、摩崖、造像、石窟的形状、位置、环境和所在地点真切地描画出来,一般用广角,取远景,不设色。同时以题写加以说明、补充。与其他画家的访碑、读碑图不同,黄易的画是纪实的科学图谱式的。第三,将家藏宋拓汉石经残石、武梁祠画像及榜题、魏元丕碑,范式碑和当时罕见的成阳灵台碑、朱龟碑、谯敏碑、赵君碑、王稚子阙、祀三公山碑拓本双钩(其中武梁祠画像为线摹图)后印成《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五册,并把翁方纲等金石友和作者自己的不同看法,附在每碑之后。黄易画紫云山探碑图第四,对汉代武氏祠石刻的发掘、复原与保护。乾隆五十一年(年),黄易根据《嘉祥县志》所载线索,在嘉祥紫云山主持发掘了东汉武氏墓群的祠堂石刻,先后获得画像石三十余块,武斑碑一通,石阙二、断柱一(刻有“武家林”三字)。武梁祠旧影他将画像石复原为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此后,黄易又筹资就地建屋,将石刻分别砌于四壁或置于屋内,门额题匾“武氏祠堂”。在周围植树,让村民订规立约世代看守,并“立石存记,为久远之图”(《钱塘黄易修武氏祠堂记略》)。可以说,这是一次有计划的、收获重大的考古发掘,并建立起一座出土文物的保护陈列室,黄易是整个活动领导者。又由于武氏祠的整体性保存和其中画像石内容的广博深奥,对于以后形成的古墓葬研究与画像石研究两个分支予以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