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灵台县百里镇历史文化遗存李志锋
版权注册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
①齐家岭遗址(仰韶文化)
①齐家岭遗址(仰韶文化)-夏建平摄
齐家岭遗址位于灵台县百里镇稔沟村东北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2.5米,暴露有灰坑、居址和墓葬。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片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饰细绳纹、附加堆纹,彩陶纹样主要为黑彩弧线三角纹、勾叶圆点纹,器形有敛口钵、盆、瓮、尖底瓶等;齐家文化的陶片为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陶,饰麦粒状粗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器形以高领折肩罐、侈口深腹罐为主。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的关系及发展有重要价值。
②蒋家咀遗址(齐、周文化并存)
②蒋家咀遗址(齐、周文化并存)-李志锋摄
蒋家咀遗址位于灵台县百里镇稔沟村南米。是一处齐家文化与周代文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采集有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及少量灰陶片,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瓮、斝;另有周代泥质、夹砂灰陶片,饰绳纹,器形有罐、鬲、盆。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陇东古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③百里洞山古墓葬群(商周)
③百里洞山古墓葬群(商周)-李志锋摄
百里洞山古墓葬群位于百里镇古城村东洞山北坡之上,是一处商周古墓葬群,甘肃省最大的西周铜鼎(mie鼎,简称“西周鼎”,现存甘肃博物馆)就出土于此,此鼎高约60厘米,口径约45.7厘米,遍体绿锈,保存完好。大口,折沿,平唇,方立耳略外撇,颈微收,深腹,圆底,三粗蹄足。腹上部有等分鼎周的六条五齿短扉棱,以扉棱为鼻脊,饰六组兽面纹;细云雷纹为地,主纹面上又饰勾连纹,形成当时贵重青铜器上常见的三层花纹。足上部外侧亦有扉棱,以扉棱为鼻脊各饰兽面一组。腹内壁近口处,以醒目的笔触,阴文单铭家族徽号;今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有同比例高仿“西周鼎”一尊。
③百里洞山古墓葬群出土西周鼎-甘肃省博物馆供稿
③百里洞山古墓葬群出土西周鼎-甘肃省博物馆供稿
③百里洞山古墓葬群出土西周鼎-甘肃省博物馆供稿
③百里洞山古墓葬群出土西周鼎-甘肃省博物馆供稿
③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西周鼎”复制景观-杨亚鹏摄
④古密须国遗址(商)
④古密须国遗址(商)-李志锋摄
④年李志锋导演《灵台》“文王伐密筑灵台”剧照-张钰摄
古密须国遗址位于百里镇百里中学院内高台之上,即今天的百里镇密须文化广场。密须国系黄帝后裔姞姓密須氏所建,公元前年为周文王所灭。
⑤新集东庄墓群遗址(西周)
⑤新集东庄墓群遗址(西周)-杨亚鹏摄
⑤新集东庄墓群遗址出土“并伯作宝彝”铜甗(西周)-甘肃省博物馆供稿
新集东庄墓群位于灵台县新集村崖湾社。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有竖穴土坑墓数座。、年先后清理墓葬2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并伯作宝彝”铜甗(yan,现存甘肃博物馆)等40余件。地表散见绳纹红陶片和灰陶残片。
⑥密国遗址(西周)
⑥密国遗址(西周)-李志锋摄
⑥年李志锋导演《灵台》“密康公纳三彩”剧照-张钰摄
密国遗址与古密须国遗址大致相同,密国为公元前年周武王克商后所封同姓诸侯国,公元前年,密康公纳彩,违反周礼,周共王灭密国。
⑦烂牛湾遗址(西周)
⑦烂牛湾遗址(西周)-夏建平摄
烂牛湾遗址位于百里镇古城村东两里处的烂密沟,公元前年,周共王灭密国,密康公让马三女,骑牛突围于此,牛陷烂泥,密康公被杀。
⑧密康公墓(西周)
⑧密康公墓(西周)-夏建平摄
密康公墓位于百里镇古城村东两里处的冢子山北坡,公元前年,密康公被杀烂牛湾,身首异处,密人以金(青铜)做头,厚葬于冢子山北坡。
⑨三女峰(西周)
⑨三女峰(西周)-李志锋摄
三女峰位于百里镇新集村车坡社达溪河南岸,公元前年,周共王灭密国,密康公让马三女,骑牛突围,牛被烂在密国城东两里处的河湾里,密康公被杀;三女骑马至此,闻知康公已死,跳河殉情。密人随葬三女于殉情山巅之上,后人称此山为三女峰,称此川为白马川。
⑨三女峰(西周)第一墓冢-李志锋摄
⑨三女峰(西周)第二墓冢-李志锋摄
⑨三女峰(西周)第三墓冢-李志锋摄
⑩李元谅料马台遗址(唐代)
⑩李元谅料马台遗址(唐代)-夏建平摄
李元谅料马台遗址位于百里镇古城村南野狐湾山岭山处,唐代陇右节度使李元谅驻节良原时(今灵台县梁原乡),在百里筑卫城养马;百里原为唐代北普润马坊所在地。
?唐槐(唐代)
?唐槐(唐代)-李志锋摄
唐槐位于百里镇百里中学院内高台之上,即今天的百里镇密须文化广场。传闻唐代陇右节度使李元谅百里料马时所值,现为“灵台八景”之一“密城秋望”一景。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