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骨干教师津南区跟岗培训结业式在葛沽一中举行
11月29日为期四周的灵台县第二期骨干教师津南区跟岗培训结业式在天津市津南区葛沽一中党建办公室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葛沽一中班子成员、指导教师、灵台县8名跟岗培训学员,共计20余人。
会议由葛沽一中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杨玉秋同志主持,会上为葛沽一中跟岗培训指导老师颁发了津南区教育局的聘书,培训小组向会议作了总结汇报,指导老师和培训学员代表作了发言,最后葛沽一中副校长杨玉秋同志代表津南区教育局作了讲话。讲话指出本次培训落实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计划,加深了灵台和津南两地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培训期间,基地校制定了详尽的跟岗培训实施方案,培训组8名成员能服从基地校管理,积极参与各项培训活动,师徒双方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交流,相互学习,圆满完成了培训各项任务,达到了培训预期目的。
本次培训我县学员积极参与基地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参加了葛沽一中教师主题演讲“课堂——让爱生长的地方”一场;参与了津南教育局教研室在葛沽一中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听了葛沽三中王娟老师的九年级数学公开课《概率》,参与了葛沽一中4次升国旗仪式和四周的大课间活动;参观了葛沽一中德育教育基地——天津市红色记忆纪念馆,进行了师德教育活动;和指导老师协调配合,培训小组成员听课达节以上,人均25节以上,小组成员组内授课8节,授上校内公开录播课4节,组内集体研课12节以上,课堂教学研讨、授课实践活动开展扎实;小组成员每人阅读教育专著3本以上,摘抄读书笔记字以上,撰写读书心得2篇;小组开展教学教研活动4次;形成会议纪要三篇,向灵台县教育局发送培训简报4期;按照培训要求分别向津南区教育局、灵台县教育局传送培训期间的各类活动图片20余幅,参与了津南区教育局组织的培训问卷调查8人次;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培训经历,认真思考,每人完成了字以上的个人培训总结,字以上的培训调研报告,培训小组完成了字的小组培训工作总结。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县参训学员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自身专业成长有了更清楚的定位,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全体参训学员将以本次跟岗培训为契机,认真总结培训基地校先进的管理理念,精深的课改思想,架设好灵台与津南教育交流的桥梁,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管理干部在津南区咸水沽第六小学跟岗培训工作简报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六小学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几经搬迁,现在的新校址是年建成。学校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平方米,设36个教学班,每班35-40名学生,全校共名学生,教师88名。
一、近期学习情况
一是主动履行岗位职责。经常参加学校的行政会、教师会、各类交流研讨活动,边看边学、边学边思。二是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每周都有形式不一的活动,有外地前来学习观摩的,也有校内组织的。如“班主任论坛”、公开课展示及研讨、“津南区心理健康进校园”、“教育系统干部学习大讲堂”、“戏曲进校园活动”、“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党员活动”、“学生行为习惯示范班评议会”等等。我利用一切机会聆听专家讲座,领导讲话及老师的发言,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三是深入课堂不断学习。课堂才是了解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我抓紧时间体验课堂,共听课12节,这让我对六小的课堂教学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张耕溥、何翠珍、张丽等老师的课,更是对我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大有裨益。四是交流借鉴先进经验。一有时间我便主动向校长、各科室负责领导请教咨询,了解教务处、德育处(政教处)、办公室等部门的运作情况,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与方法,详细记录并对照反思,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5.多渠道学习。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的情况下,翻阅学校各类档案材料,主要学习他们的规章制度和特色工作的开展,并加以整理,做好记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近期特色活动介绍
一是德育为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每周一升国旗仪式隆重,国旗下讲话准备充分,与学生的行为习惯紧密相连。二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无处不在。为了真正把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培养起来,学校专门印发了校本教材《好习惯点亮人生》,人手一本,学生随时拿在手中翻阅。并在课表中每周编排1节校本课,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专门进行教育引导。三是教研教改真正为教学服务。学校持续推进教研教改工作,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目的。所有的教研活动都是真正为教学工作服务,没有形式化,不耍花架子。(具体做法:A、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B、每月一次由德育处组织进行的班主任培训活动。C、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评选活动,给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指明了方向,引导学生争创“良好行为习惯优秀班级”,人人争当区级、校级“三好学生”,使德育教育系统化。)四是“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声有色。全校共开设有京剧、舞蹈、书法、绘画、合唱、纸塑等社团38个,以“京剧”社团为主带动其他社团开展活动。大力培养学习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继承并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
灵台县教育局
编辑:信息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