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感怀(其五)
金中
君中爱神灵矢无?痴情但觉女郎姝。
胸怀澎湃殷红血,心意分明莽黑奴。
奔放诗魂凌五岳,依稀春梦到三吴。
异邦丈室萧然壁,高挂雄鸡大版图。
这是我留学初期的作品。搬到自己的新居不久,在“家徒四壁”的房间里,看着我贴在墙上的中国地图,忽然间心有所动,来了灵感。脑海中浮现出一组诗联:“异邦丈室萧然壁,高挂雄鸡大版图”。
我选择了相对厚重的七律体裁,以表达这种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该诗联并非对仗,安放在尾联位置。这样,通篇的平仄格式即为:
▲●△○▲●◎,△○▲●●○◎。
△○▲●△○●,▲●△○▲●◎。
▲●△○○●●,△○▲●●○◎。
异邦(○)丈室(●)萧然(○)壁(●),高挂(●)雄鸡(○)大版(●)图(◎)。
从留学伊始,两位留日前辈的诗作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轻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轻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
鲁迅的绝句《自题小像》,将自己对于祖国之情比喻为被“爱神丘比特之箭”所射中。郭沫若的自由诗《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将祖国比喻为“年轻的女郎”。
化用这两首诗作,我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构思出了首联“君中爱神灵矢无?痴情但觉女郎姝”。“中(zhòng)”表示“射中”之意,“无”是疑问词。
从郭沫若的“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之问句中,可缩略出“莽黑奴”一词。我很喜爱该词,将其用在这首七律中,刚好“奴”字又可作为韵字。我构思出了颔联对仗:“胸怀/澎湃/殷红血,心意/分明/莽黑奴”。“莽黑奴”一词与首联结尾的“女郎姝”相承接。
首联、颔联和尾联都有了之后,就剩下填补颈联的空缺了。
颈联要起到承接颔联并过渡到尾联的作用。我决定让颈联表达梦魂神游祖国的内容,选择典型的地理名胜,以与尾联中出现的中国地图相承接。从押韵的关系上,联想到“吴”字,构思出了“奔放/诗魂/凌/五岳,依稀/春梦/到/三吴”之对仗。“凌五岳”的“凌”字原为“游”字,改用“凌”字在力度上胜之。这样,一首完整的七律作品就诞生了。
我在作诗初期主要使用平水韵,后来逐渐转为新韵。这首七律为平水韵,韵字“无”“姝”“奴”“吴”“图”属于上平声的“七虞”韵。第二句中的“觉”为入声字,作为仄声使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