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养三伏,冬养三九,“三九”贴便是根据冬病冬防的原理,在“三九”天里每“九”的第一天,将配置好的药物分别贴敷在人体不同的穴位上,使贴敷部位产生发痒、烧灼、发疱等情况,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疗法。
《黄帝内经》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选择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此时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而“三九”贴敷,是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特点的有机结合,扶正祛邪,调补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连续贴敷三年,能调整机体免疫、减轻患病症状、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与巩固的作用。
贴敷时间:“三九”天各敷一次,贴敷时间成人一般贴4-6小时,儿童贴2-3小时。
第一次年12月21日至年12月29日(一九)
第二次年12月30日至年01月07日(二九)
第三次年01月08日至年01月16日(三九)
一、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亚健康调理: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及成人体虚易感冒者效果佳。
3、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溃疡、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二、“三九”贴注意事项:
1、敷贴对象:10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2、禁忌人群:孕妇、10岁以下儿童、敷贴局部有皮肤病者、疾病发作期者,如正在发烧、咳喘;患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咳血者及对橡皮膏过敏者。
3、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辛辣、油腻之品,如牛肉,鸭,鹅,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
4、贴药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于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正常反应,大多可以忍受。
5、药物贴敷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耐受为度。一般人所贴药处皮肤会起疱,这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充分吸收,穴位敏感所造成的,是正常现象。
6、贴药后10小时内不能洗澡。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也禁止用“三九”贴。药物贴敷起疱之后,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外涂消毒液。皮肤正常的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
-5939809-
地点:皇甫谧国医养生馆(荆山大门左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