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的年代,丰富的爱情,是30年前爱情的真实写照,那时日色很慢,车马邮件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一世只愿陪你左右。
现在在咱灵台,您要是想结个婚,房子车子票子这是基础,还有结婚照酒席蜜月旅行等等计划,简直就要命了。
看着这些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婚姻,不禁想起那些年灵台人的爱情,灵台人的婚礼,没有这么复杂,这么排场。可却依旧“一生一世一双人。”
那时的感情是真执的,纯碎的,毫无杂质,虽然生活不宽裕,但人能感觉到的是最真实的幸福。
在自由恋爱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我们与自己命中注定一半的相遇,都是通过熟人介绍。
见面的时候,我们都红着脸。家庭成员,爱好,工作等等代替了现如今开口就问的房子几套,车子几辆以及每个月工资是多少?
相亲见面羞羞答答的,都不敢抬眼看,只在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偷瞄一眼,抿嘴偷笑,心里美滋滋的,那时候不看重外表,更注重一个人的品行,体格。
那时候,约会都是偷偷摸摸的,牵个小手都激动的手心直出汗,怕人看见,鼓足勇气亲一口脸,都能甜蜜一整天,回味七八天。现在约会,吃饭,玩手机,逛街,玩手机…
那时候,对爱情小心翼翼,对对方,无比珍惜,视若珍宝,那时候的爱情,是个逐渐笃定的过程,才有美好的结果。现在的爱情,是到了年龄禁不住家里催就看对方条件合适就结婚了!
在公园坐一下午,吃一根冰棍或者喝瓶汽水,没有丰盛的大餐,有爱人在身边,就有满满都能溢出来的幸福感,哪怕面对面不说话,心里也喜滋滋的。
那时候两个人拍张照,会紧紧的搂住身边的人,没有花哨的姿势,深深的对望,发自内心的笑容,那才叫爱情。
你我共撑着一把伞,我会把伞使劲儿的推向你那边,告诉你,我一点都浇不到。那时候的爱情是不管我有什么,但我会倾尽全力,倾尽所有给你最好的。
那时候最大胆的的交际是去迪厅、跳交谊舞、滑旱冰,但是尽管牵手,搂肩,心里都没有过度的杂念,只是单纯的想和喜欢的人见面。
那时候没有电话,电脑,手机,靠书信联系感情,将最浓烈的思念倾泻在笔下,满怀激动的心情寄出,天天数着手指头查信邮了几天,想象着对方看到信时那甜甜的笑容,一颗心在等待的过程中荡漾得激起千层浪。
收到信时激动的睡不着觉,恨不得把信枕在枕下,没事就拿出来读读,细细品尝爱情。
恋爱没多久,就该领证了。穿着绿军装、烫个波浪卷,庄严地照一张黑白结婚证。
那个时候,结婚除了家人必须同意之外,还需要向单位说明情况,因为领证需要单位的介绍信。
那个时候所谓的结婚证,就是一张纸,就像一张奖状一样,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痕迹。
那个时候的嫁妆,也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记忆。
70年代的三转一响:上海牌儿手表,蜜蜂牌缝纫机,飞鸽或者永久的自行车,还要收音机
80年代: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
90年代:彩电,影碟机,音响
当然,结婚照也不能少,毕竟这是每一个灵台妞儿的梦想。去照相馆,照这样的一张结婚照。造型虽然很突兀,但是看起来很淳朴。
那个时候的婚礼,其实没有很复杂,请邻里街坊儿发小热闹热闹,发点喜糖,骑着一辆自行车把新娘从娘家接到新家,简单的举行个仪式,宣布我们正式结婚了。
婚后我们当然也有“蜜月期”,但是并不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出国旅游,那个时候无非就是拿着单位开的介绍信,去灵台周边的地方旅旅游。
蜜月期结束之后,这日子就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父母一天天的变老。
我们的感情也从最初的爱情,随着日子的一天天累积,逐渐变成了亲情。虽然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但是真是“床头吵架床尾和”。
那个时候的婚姻,不像现在注重海誓山盟,而是用行动说明,这一说明就是一辈子。
那个时候的生活,就是牵了你的手,就要到白头。
现在我们的头发白了,皱纹多了,孩子们也成家立业了。听着什么所谓的金婚,银婚,其实这份感情早已没法用时间去衡量!因为爱过,就是一辈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