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至13日,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期培训班在县城关中学实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市委农工办、扶贫办、调查队负责同志应邀指导培训并进行专题辅导;县上领导马春宁、李洪源、杨军平出席开班仪式;各乡镇、县城区街道办党委(党工委)副书记、79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人员共计多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采取现场观摩和专题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1日下午,全体学员参观了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指挥部;12日至13日,市委农工办、扶贫办、调查队及县委组织部、扶贫办、畜牧局、果业局、财政局、蔬菜办领导或专家围绕各自行业优势进行了专题辅导。
马春宁在开班式讲话中指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全县“2+20”方案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认识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来。
马春宁强调,驻村帮扶工作队直接进驻贫困村开展工作,承担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职责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明确职责和任务,解决好“抓什么”的问题。一要随时掌握情况。要沉下身子,走村入户,真正把所在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摸清楚,把致贫原因搞明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的问题准,为开展帮扶工作找准方向;要发挥驻村干部有知识、懂技术、敢担当的优势,抓好所在村的建档立卡工作。二要宣传扶贫政策。要当好扶贫政策的宣传员,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耐心向贫困群众讲解政策,让广大贫困群众了解政策、掌握精神要义,激发他们主动脱贫的积极性;要监督村上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把各项扶贫政策送到贫困群众手里,使这些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要对接扶贫措施。要与所在村一起行动起来,积极与县上相关部门衔接精准扶贫“2+20”方案中的项目和措施,结合本村实际,逐方案细化实施计划,一项一项地抓实见效,使这些方案变成可操作的项目、可推进的行动。四要抓好项目实施。要全程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当好扶贫工程、项目等实施的监督员,帮助指导所在村按规划、计划实施基础设施、民生事业、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项目,及时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挥部办公室反映不达标的项目,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扶贫项目实施的成效。五要强化监督责任。要主动与村“两委”一道研究,建立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让项目、政策从一开始就置于阳光之下,充分接受群众监督;要主动跟踪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的落地问题,把到村的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落实到具体人。六要加强沟通协调。要与村“两委”班子充分沟通,遇到事情要集体协商、相互尊重,拧成“一股绳”;要虚心向乡村干部请教,用真心换取真情,形成工作合力,帮助村干部不断提高推动发展和扶贫的能力,把基层组织真正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七要总结推广经验。要善于总结提炼本村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扶贫做法和成功经验,使之在全县范围内复制和推广,推动更多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更有效地实现脱贫致富。
对如何更好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马春宁强调,一要全面加强学习。全面系统地学习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扶贫开发的最新政策和工作部署,虚心向村干部学习,真正把农村工作的好方法学到手,把服务贫困群众的本事尽快练出来。要用心向群众学习,驻村工作队员要蹲在地头上、坐在炕沿上,说群众能听懂的“方言”和“土话”,与群众真诚沟通,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了解清楚,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掌握到位,把群众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意见建议收集起来,确保帮扶措施更加符合村情民情。二要明确责任分工。驻村工作队长要严格履行自己的领导责任,抓好队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牵头制定年度计划,组织推进落实,做好上下沟通衔接,定期不定期地向县委双联办、乡镇党委及派出单位报告工作进展情况。驻村工作队员要服从组织安排,要有大局观念,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遇事要多汇报、多沟通、多协调,不能自作主张,擅自向群众承诺,给各项工作造成被动局面。三要扎实开展工作。全力配合乡镇、所驻村“两委”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同时充分发挥一线优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沟通衔接,帮助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工作时序,掌握工作进展,坚持写好《工作日志》;要建立完善考勤制度,加强人员考勤考核,杜绝脱岗溜号、“走读”等问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