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灵台,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浓厚的重教兴学传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日益强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
矛盾聚集之下,均衡之路该怎么走?近年来,灵台县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主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科学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扶持农村教育发展,举全县之力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大手笔”投入改善基础条件
新建的灵台县城关中学
对于灵台这样一个年公共财政收入仅1亿元的县份,近3年却累计投资7亿多元,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看到越来越现代化的乡村学校,该县上良乡的一名学生家长喜滋滋地说:“咱全乡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了,娃娃赶上好时候了。”
灵台二中校貌
据了解,近年来,灵台县相继组织实施了以独店、什字两个布局调整示范镇和城南教育小区建设为重点的教育布局优化工程,累计新建、改建校舍12.1万平方米,维修加固4万平方米,消除危房9.1万平方米,有效解决了2万多名学生和多名教职工的上学、办公和就餐等问题,在灵台二中等5所中小学建成了教师公寓楼,解决了多名教师的住宿问题。同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县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了宽带网络。在10所中小学实施了优质数字资源“班班通”项目,建成“班班通”教室个,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资源。
拔地而起的教学楼、绿意盎然的校园,配有先进设备的实验室、全新的课桌凳、崭新的电脑……当记者走进上良中学校园,一幢崭新的教学楼即刻让人感受到了近年来灵台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新亮点、新辉煌。“现在,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实验室、微机室一应俱全。按照学生人均享受的学习资源来讲,这里比城市还多、还好!”上良中学校长朱伍德自豪地说。
在灵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已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县上在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上也优先安排,全面建立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各部门积极兴学助学,多方提供师资、经费、项目、用地、环境等方面的保障,为教育事业发展开绿灯、解难题,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重教、人心思教、政策助教”的良好格局。
“组合拳”优化配置教育资源
该县梁原乡中心小学,由于地处偏远的南部山区,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近几年,居然一下子分配来了五、六位优秀大学毕业生来这里任教,还有5名城里的优秀教师来这里交流支教,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这里甚至出现了学生回流的现象,偏僻的小山村也有了名师效应。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灵台县大力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实行农村教育倾斜政策,将近3年考录的中小学青年教师全部分配到南部山区及农村质量薄弱学校任教,严格执行教师在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时需有2年以上基层任教或支教经历制度,有效地缓解了农村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的现实问题,大力推进了城乡师资的均衡。同时,逐步完善支教网络体系,启动了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和“三区”交流任教活动,近三年共安排城乡教师交流任教和挂职锻炼人次,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强化均衡发展的人才保障,该县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活动,通过送教下乡、网络研修、师徒结对、联片教研等办法,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实施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城乡教师交流任教3个“百名工程”,在兰州城关区、北京新东方学校等建立了培训基地,每年培训教师多人次。
如今每到入学季,当一些家长忙着为孩子能够去城里上学而努力想尽办法时,灵台县的家长们却格外“淡定”,因为在这里,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县城,做到了师资、设备、管理的基本均衡,家长们的好心态,也是对该县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好肯定。
“特色化”实施素质教育
在独店镇吊街中心小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言堂”旧模式,他们把每节课40分钟时间分为两段,精细实施“20+20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
城关中学学生社团活动
而在该镇姚李初小,针对村级学校学生少的实际,实施魅力教室、高效课堂和活力课外为主要内容小班化教学,师生实行面对面交流辅导,让学生在享受丰富的课堂课外活动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
据了解,灵台县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通过校本教研培训、教学评赛、专家讲座、“洋思经验”推介、合作学习和参与式教学模式研讨等方式,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同时,该县大力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围绕学校管理、质量提升、德育与体艺教育等,积极开展“一校一特色”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办学内涵,大力彰显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城关中学学生社团活动
在县城关中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了书法、绘画、街舞等30多个社团,每周四下午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人人有团队、个个有爱好,给师学提供发挥特长、提高素质、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吊街中心小学开展的“小学生6年背诵首古诗词”计划及每天“师生同舞”的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点滴积累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健康的体魄。
据了解,通过稳步实施素质教育,灵台县连续三年初中毕业升学合格率稳定在86%以上,小学毕业升学合格率稳定在70%以上。全县各学段、各层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有效提升。(郭海凤)
来源:新华社
编辑:平凉市网信办/李冬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