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为啥越靠近灵山妖怪越多你看

在《西游记》中,天下共分为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其中,花果山、傲来国位于东胜神洲,东土大唐位于南赡部洲,佛教灵山则位于西牛贺洲。

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南赡部洲和西牛贺洲这两个地方。

根据书中如来佛祖的说法:“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意思是说,在我西牛贺洲,不贪财不贪物,不杀生,一心向佛人人平等,虽不是最厉害的神仙,但人人能长寿。而在南赡部洲,那里的人们好杀,好争,好淫,贪心,还喜欢逞口舌之能。

但事实真的像如来说的那样吗?显然不是。取经路上,唐僧师徒越是靠近西天灵山,妖魔鬼怪就越多,杀人吃人就越猖狂。比如狮驼岭三妖,吃了一国的百姓,竟建立了妖国。

比丘国妖怪要吃一千多个小孩子的心:“单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

到了灵山脚下,更有妖怪冒充如来佛祖:“原来积年在此偷油,假变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员人等。”

而靠近东土大唐在南赡部洲境内时,妖怪却很少。有的话也只炼丹修道,占山为王。

为什么佛学修为很低的东土大唐几乎没有妖怪,成为最安定的一个地方,而作为佛学最高学府的西天灵山却孕育出了那么多妖怪呢?慈悲为怀的如来佛祖为什么放任这么多妖怪祸乱众生而不管呢?

其实答案就藏在《西游记》开头樵夫说过的一段话里。孙悟空出门拜师修行时,途中遇一樵夫,看其人仙风道骨,便“老神仙!弟子起手。”樵夫忙说“不当人!不当人!”却告诉猴王哪里有真正的神仙。

樵夫道:“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孙悟空又问樵夫为什么他自己不学习修仙之法,樵夫却说:“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樵夫是凡夫俗子,对于凡人来说,从事经济之道、尽孝道才是本分的人应该要做的事情。而修仙则属于非主流,修仙的人不从事生产,那么他的吃喝从哪儿来呢?

南部赡洲不允许妖魔鬼怪祸乱人间,它们就往西牛贺洲跑,而拥有无边法力的如来佛祖以“慈悲为怀”,给了它们很大的生存空间。妖怪们在人间为非作歹,没有法力的人们就只能上贡求助修仙者出手降妖了。

那么站在西天如来的角度,如果妖怪都解决了,人们安居乐业了,谁还会给他上贡品呢?

所以,只有放任妖怪为祸一方,人们自己又解决不了,才会引来人们多多上贡品,求佛祖出手保佑。

而这就形成了《西游记》中最讽刺的一幕:这西牛贺洲,虽有万千仙佛坐镇,却有数不尽的妖魔作祟,这么剧烈的反差任谁看了也会信仰崩塌吧!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极乐究竟是谁的极乐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aizx.com/ltxzp/173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