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生命之道(一)
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是知音。马猿合作心合意,紧缚牢拴莫外寻。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孙猴子,美猴王自命为齐天大圣,也就是说,我与天一样同高,与天同寿,这正表现了他想要长生不死的愿望。美猴王第一次被玉皇大帝招安,做了个弼马温的职务。猴子爱攀爬,天马爱奔跑,都是不会安于当下的习气。这两种习气结合起来,就是心猿意马。后来,这猴子知道了他的官职太小,所以就辞职不干了,还是跑回花果山做美猴王,于是树起了他那杆齐天大圣的大旗。美猴王第二次被玉皇大帝招安,做了个管理蟠桃园的职务。猴子的本性,就是吃桃的专家,于是,他在园中吃足了蟠桃。后来,他发现应邀参加蟠桃会的各路神仙,竟然没有自己的名字。于是,怒气冲天、不能容忍、不能理解,于是他先到蟠桃会上,喝了仙酒,吃了蟠桃,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搅乱了蟠桃大会和丹元大会。王母娘娘对玉帝说:这一切不是猴子的错,是我们没有用人唯才。不了解猴子的性。哪吒对猴子说:“猴子我问你,你师父是谁?”孙悟空开始回忆:菩提老祖对孙悟空说:“你这一走,一定会做出许多不好的事情来,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决不许你说,是我的徒弟。”然后回答:“没有,我没有师父。”哪吒:“啊?没有师父,再闹下去你就死定了。因为我当年,若不是太乙真人,用莲花化身助我还阳。我焉能有成仙之日啊。你没有师父可依靠,再闹下去就死定了”。悟空说:“谁也不靠,靠我自己。”哪吒:“你只靠自己,为什么要怪天上的神仙都不教你,却只会恼你呢?看见靠你自己,一点用都没有一个人要修行,要进步,是需要有个师父来带领的,所以有个师父是最好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还要明师指路。有明师的指引可以少走歪路。哪吒说:“那猴子心地不差,只是那泼猴燥急的野性一时难改,没有良师益友在他身边,他比我当年还要不幸,他需要有人给他机会,李天王:他也得给自己机会啊,他这个做法,藐视天规,遇着不如意的事情,就闹个天翻地覆,你说这天还能如常运转吗?哪吒:“父王说的道理,我都明白,只是那猴子,需要有人狠狠的教训他,严厉的磨练他,让他走上一条该走的路。”李天王:“要是没有人能降得住他,比起天地之间,难以计数的生灵,都收到威胁,那牺牲他一条性命,也是应该的,你想想,如果他早死超生的话,投胎转世,早早教化。没准能够早日修道成仙。那才是他最好的结果。”王母娘娘说:孙悟空,你已被心魔野性所制,不如早日投胎转世,再好好修行,以便早成正道,眼下,你不要再心存怨恨了,否则会落入恶道之内,又多受许多周折。良师益友,有明师还要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团队,因为个人的净化在团队,大家一起同见同行,团队就像照镜子,我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习性和缺点,但是搭档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心里,都有一个猴子,这个猴子就是我们的本心。天兵天将捉拿他,天狗追他,天火烧他,哪吒、二郎神都是悟空的不同的面,都不能降伏其心,只有向如来佛祖求救。如来即现前,只是我们不曾识得。如来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如来告诉猴子:“你这猴子,我跟你打个赌,你若是出了这手掌心,就算你赢了,我就让玉帝把天宫让与你。你若出不了这手掌心,那就是你输了,你还是下界为妖,再修几劫,莫再来吵闹。”大手表示大手印,亦名佛心印,亦名法性身。猴子就是我们的颠倒妄想。这猴子十个筋斗,打到了无名指的根部,且在那里做了个记号: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无名即无明。无名指根,就是无明之根。孙猴子一路筋斗云,翻不出如来掌。结果,猴子却被压到五指山下面去了。佛祖说:镇住你并非是我的神通,而是你的心。所谓佛就是心,心既是佛。你翻不出你执着的心,当然也翻不出佛的手心。此时孙悟空身受贪嗔痴慢疑等五毒之困重矣——这五毒化为金木水火土而名之为五行山。五行山困住了他,接着,又贴上了一个封条——嗡嘛呢呗美吽。只要有这个嗡嘛呢呗美吽,这个猴子就再也不能上天入地,他只能动动猴头。猴心习气太重,如来的那道咒符,把他压了五百年,孙悟空还是没有悟空。《五百年桑田沧海》作曲:许镜清唱:郁钧剑五百年桑田沧海,顽石也长满青苔,长满青苔。五百年桑田沧海,顽石也长满青苔,长满青苔。只一颗心儿未死,向往着逍遥自在。逍遥自在哪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蹉跎了岁月,激荡着情怀,为什么?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为什么?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为什么?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为什么?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滔天大罪抵不过一个“悔”字,佛祖说:如果他的心没有半点忏悔之意,他就离不开五行山。待他灾愆满日,自会有人救他。五百年,也是孙悟空反省忏悔的过程,当悟空能够真心诚意忏悔的时候,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唐僧就出现了,师父就出现了。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WHOAREYOU?WHEREAREYOUFROM?WHEREAREYOUGOING?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孙悟空的取经的过程,也是成就自我、锤炼自我、沉淀自我、洗涤自我、回归自我的过程。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寻找初发心和回归初发心的过程。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福祸皆由己,万事莫外求。善良归本性,素字连密码,爱自本源出,能量互流通。茶会
品读
观影
烘焙
素生活
承健康文明之风
行心灵回归之路
一墨轩素茶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