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弹指一挥,四十年沧海桑田,党的惠民富民政策激发了苹果产业发展的活力,我的家乡也逐步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灵台县经历了三次发展果树产业三次失败的尴尬历史。年在国家和省市政策引领、科技支撑、资金扶持下,灵台县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开始大片种植苹果树,从栽树到挂果至少6年时间里群众没有收入来源,许多农民不愿种植苹果树。县财政免费提供籽种、地膜等农资,鼓励群众在四年生果园套种黄豆和洋芋保证挂果前受益,终于到年春打开了大面积开花挂果的喜人局面,色彩斑斓的苹果园渐渐覆盖了灵台南北大地。一路走来各种艰辛不言而喻。从选苗建园到成活挂果,从栽苹果树到市场销售,勤劳的灵台果农,冬剪春松,夏溉秋施,摘花传粉,疏果套袋,除草防虫,卸袋铺膜,摘果装箱,一年四季耕耘不懈。
近五年来,灵台苹果丰收了,销路也畅通了,许多果农富起来了。“以前农业社里常年劳动挣工分,分的粮食不够吃,包产到户累死累活地种了几十亩地,1亩小麦每年最多纯收入元,务1亩果园每年至少收入五六千元,盛果期收入上万元。”一位果农感慨地说,从前缺吃少穿,如今他家盖起了小康屋,买了小轿车,正是自家种植的8亩苹果园帮他发家致富……
四十年光阴流转,灵台苹果园硕果累累。自年10月份以来,灵台县已连续两年召开果品展销会,各乡镇展馆纷纷展出了各种绿色环保优质苹果,不少乡镇旅游采摘体验活动火爆进行。在灵台县西屯镇穆村村“放心农场”,县委书记刘凯现场认养了一棵苹果树,与农场签订了认养协议书,通过白癜风药物白癜风平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