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陪您聊聊俺们甘肃灵台的特色

俺们甘肃灵台的“特色”

在眼目下这个社会,凡事都要讲点特色。譬如往大了说有“中国特色……”,往小了说,有村庄特色。不论是否“特别”有“色彩”,只要你“特色”了,就会吸引来好奇或者窥视的目光。在灵台方言中,特色不仅仅表明某个事物某个人有个性色彩,还表明他或她有足够的魅力。

“圈子”没有“灭自个威风,长别人志气”的意思,只是听了、看了、说了而已。要说咱灵台的特色,你可以搬出皇甫谧卖派,吹着羊肉泡馍的清汤解馋,喋着外地人吃了怕消化不良的炒面舒坦。可是十里长街红红火火的四川火锅子告诉灵台人:啥叫特色你朝这里看!

既然山水、吃食找不到咱灵台引以自豪的特色。那咱就看看灵台的建筑,在灵台城里大街小巷踅摸一圈,眼窝所及除了青瓦小屋越来越少,混凝土堆砌的“火柴盒子”越来越多之外,没有叫人看一眼就记住的地方。踅身,再说灵台人的特色。说到北京人,你会说:皇城根下的人都比较“胡拘”,耍的比较大。说起上海人,你会说:这里的男人嘴碎、心细,女人泼辣……总之,到一个地方,你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受到一些当地人的特色。倘若别人问你,灵台人有啥特色时,我想你和我一样会支吾半天:“好像没啥说的,也好像一句半句说不清!”

比方说,一般的认为,灵台男人大气、豪爽,灵台女人花泛、真性情(这是把西北人的共性特色当成了个性)。在“圈子”看来,就是这些西北人都有的共性特色,在灵台人身上也表现得不是那么明显。灵台这地方,用姚学礼先生的话说,叫“状如葫芦”,两头小,肚子大,看似能装得很,其实由于进出口太小,把人“憋屈”的都没有了个性。没有了个性,自然也就没有了特色。用一位文人的话说,你在大街上瞅一下,看看灵台男人走路的样子,一个个低头纳闷的,好像老有心思。他认为,灵台人由于受“狭窄”地域环境的“挤压”,形成了相对比较逆来顺受的个性。是否“老实”或“听话”,成为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天理”。但他也认为,这只是灵台人为社会需求假装出来的“表面现象”,在这个主流与常态背后,灵台人更喜欢“精人”跟“灵醒”人,并且在一堆“盖蛙犊”中,庆幸自个还能遇到或结识一两个“很特色的人”。

不过,按照“圈子”的理解,这种游离于正常生活轨迹之外的“精”和“灵醒”抑或特色,灵台人只是多半表现在“自个人”面前,并非真性情的个性张扬。因此,灵台男人找老婆,灵台女人找老公,还是把“听话”、“乖爽”、“老实”作为第一原则,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的人,才是“好人”,才值得托付终身。相反,跨出家庭门槛以外,他(她)们的为人处事要求又会来个度的大转弯,一些行为乖张乖戾、天马行空的人反倒成了“社交英雄”,成了大家伙眼里心里思想里“好男人、好女人”的新标准。

记得一位朋友在谝闲传时曾感慨道:灵台人是在“做人”,不是在“活人”。他说,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灵台人也是在自个认为的那条“道”上混。你说“装孙子”也好,“自我贬低”也行,哪怕抹掉自个“做人”最起码的尊严也无所谓,只要“人家”需要咱这样,咱就这样。这样了,人家认可了,因此给自个带来好处了,有啥不好……虽然大家伙都在“演戏”,却没人承认这是“演戏”。他叹息:抹掉自我个性换“生活”的做法,已经把灵台“大戏剧”中的人物造型刻成了一个模子,像“样板戏”一样,缺乏“个体化”深度,严重的“类型化”毛病加上不切实际的“艺术夸张”,把灵台人最具个性魅力和特色的真实感全部抽掉了,剩下个“壳壳”子在那撑着。

没有特色的山水就没有人气,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没有看点和吸引力,没有特色的人自然就很难引起别人注意,很难叫人发现你的存在。特色、个性不仅仅是一个“面子”需求,它涵盖了所有地域文化所必需的“符号”,假如这些“符号”被人认可了,接受了,传播了,放大了,那就是我们发展所必需的“机遇”、“机会”。同样,没有特色也可以被理解为:这个地方的人缺乏创造性,比较保守,按部就班,人云亦云……

灵台到底有没有自个所独有并公认的特色、个性,“圈子”说了不算,还要各位读者自个来评判。我在这里乱说一气,评头论足,只是想把自个的观点表白了。毕竟,作为媒体人,我还有一点点“语言权”。当然,各位读者也有“发言权”,可以来这里和“圈子”理论一番,说说你对灵台特色的看法、想法、办法。

(来源:灵台圈子)

赞赏

长按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aizx.com/ltxyy/39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