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分析到石猴有了人的“妄念”,想要获得长生不老之道,于是跋山涉水从东胜神洲到南赡部洲再到西贺牛州,期间石猴玩耍打闹,自己快快活活随心所动。改派是这石猴与“道”有缘,来到西贺牛州时,听见一位樵夫在唱歌,歌词中透露出的潇洒自由让石猴心驰神往,石猴代表我们每个人的本心,樵夫口中的歌词又有谁不向往呢?石猴认为樵夫是“神仙”欲向他学道,樵夫忙说不是,这乃是一老神仙教他的,石猴至此有了方向。石猴从樵夫的口中得知斜月三星洞这个地方,其中有位法力高深的神仙有莫大的本领。在与樵夫的对话中,石猴问到樵夫为何不拜会这位老神仙学习长生不老之道,樵夫回答到家中有老母需要照顾遂不曾去。禅宗的六祖亦是樵夫出身,这里有隐喻的含义,修道无需在山野,只要念头通达时时刻刻不在“修道”,道在人人“心”中。樵夫和石猴说此山为灵台方寸,所谓灵台方寸皆是“心”的称呼,这里所表达的含义正是:修道即是修心。每个人都一样,在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很虚弱,父亲母亲便是天地,我们正如这石猴,不知轮回生死时每天都快快乐乐,当知了生死无常之时便不知所措,于是开始追求外在的力量。我们开始学习知识开始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开始学会各种生存技能,在增长力量的同时却忽略了“心”上的修炼,最终自私、贪婪演化成战争,欺瞒和压迫成为资本的主流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里进行着。物质上的力量在不断地变大可内心的空虚、无力、迷茫却时刻增加着,制度越来越严明可人心却越来越复杂。吴承恩在几百年前就看明白了人心和人性,他用儒释道三家的智慧写成一部脍炙人口的神魔浪漫小说,然而若仔细研读会发现,石猴的经历正是每个人一生的写照。从无知无畏到担心失去从而凭着一腔热血去追寻着力量,在获得力量之后又不知如何运用最终酿成大祸。这个力量人人具足,老天爷恩赐的这副躯体有无穷的宝藏可以获取,正如石猴从菩提老祖这学习的本领一样。菩提本意是智慧加以老祖二字是万千众生的本来根性,是一切源头的根性,众生皆有。在石猴参见菩提老祖时,菩提问石猴哪里人,石猴说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士,菩提老祖欲赶出石猴,石猴忙说自己漂洋过海历经十数个念头才到这,菩提老祖此问是助石猴固定道心,正如我们一样,需要得到外界的肯定,需要一场磨练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接着菩提老祖又问“姓什么”,石猴此处回答非常妙,说明石猴有慧根。石猴说道,我无性,人骂不恼,人打不嗔,赔礼就罢,一生无性。此性是众生的“自性”,若是觉悟者知晓“自性”便是“得道”。菩提祖师却说不是问你这个“性”是你父母的姓,石猴说无父母,菩提老祖让石猴走一下,遂对石猴说从此你便叫“孙悟空”,石猴听了喜不自禁口中说着“今日方知姓也”,此姓便是“自性”。人若能知道自己的“自性”说明智慧光明显现,但时显时不显这便需要修行,而修行的第一要素便是“悟空”。猴子天性活泼想要让猴子“悟空”可谓难之又难,这正是每个人的真实写照,可如何“悟空”还得接着往下看。精装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精选¥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