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905/6506031.html
爱上灵台,从这里开
东西携手,精准输转,稳定就业。津南区通过向甘肃省灵台县引进实体企业,创新劳务输转模式,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铁杆庄稼”,让贫困户外出务工学技能,回乡就业有保障。
在天津港峰门窗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下料、切割、钻孔、组装……新一批来自灵台县的务工人员正忙碌在各自岗位上。
(图左:天津港峰门窗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恩山;图右:灵台来津南务工人员贾会明)48岁的贾会明已经是第二年来津务工,如今,他已经掌握了6项门窗核心加工技术。稳定的收入让他的脸上挂满笑容,他说:“我是年5月进入天津港峰门窗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开始的工资多元。随着技术的提高,绩效也提高了,现在能挣到多块钱。感觉特别知足。因为技术熟练,我还可以选择回老家教学员,在灵台分公司发展。”贾会明所说的分公司是港峰门窗去年在灵台县落地的产业帮扶项目,也是甘肃省平凉地区当年唯一引进的实体投资企业。该项目投资万元,于今年3月启动生产,目前正通过“以劳代训”等方式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天津港峰门窗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恩山介绍说:“我们的劳务输转模式就是,将灵台籍困难家庭员工接来天津津南,教授理论知识,在车间实践操作,并按月发放工资。掌握技术的员工可留津务工,也可回到家乡扶贫基地就业。年有4人学业优秀,回乡成为‘蓝领师傅’。年复产复工以后,又来津6人。我们已累计培训灵台籍员工17人次。”去年以来,津南区为进一步提高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分别依托天津港峰门窗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华阳职业培训学校和海棠众创空间建立了劳务输转、就业培训、创业孵化“三大基地”。输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通过用工信息平台实时了解招聘动态,参与的企业能够享受“优先级订单”等两地奖补政策。得益于政策优惠,不少带贫企业积极克服疫情影响稳步投产复产,一些基地还承诺每年拿出一定比例利润反哺当地百姓。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瑛介绍说:“港峰门窗灵台基地目前已建立了断桥、塑钢和中空玻璃三条生产线,年项目产值预计可达到万元。企业承诺每年拿出69%的纯利润用于增加灵台县6个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当地贫困家庭增收致富,预计三年可累计吸纳多名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超元。”来源:津南好APP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编辑:曹亚兰审核:曹红远监制:李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