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百科中国古代天气预报的神器有哪些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智慧气象。那么什么是气象呢?《十万个为什么》节目邀请上海云上气象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卫介绍在气象学上古人的智慧。

什么是智慧气象?

一是气象的预报预警。能够减弱、甚至回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危害。

二是新技术的引进。如人工影响天气,更精准地预告气象灾害,甚至可以分时、分地块。

天气预报从何时开始?

最让人“服气”的就是二十四节气的预报。例如前一段时间的“惊蛰”节气,果然到了惊蛰,春雷阵阵。

古代中国对天气的研究就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不只是二十四节气、历法,还有各种气象仪器、标准的学术认知。

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殷时期。当时的天气常与占卜联系在一起,殷墟开发时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商王狩猎会否下雨的记录。不过当时的气象预报更多是基于经验。

“风”“雪”诞生于甲骨文

古人认为,“风”是使得大鹏飞翔的空中之物,也即翅膀下的气流。并引申用凤凰的“凤”代替整个鸟类。

甲骨文中的“羽”其实是代表雪片扑簌飘落的样子。但随着演变,“羽”和“雪”的关联也渐渐消失。

中国古代有哪些“智慧气象”?

△相风铜乌

地理书籍《三浦皇图》(南朝梁陈年间所著)有记载:“长安宫南有灵台……上有浑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遇风乃动。”这个“相风铜乌”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风向的“鸟”。一千多年后,欧洲才出现了测风向“候风鸟”和“风信鸽”。

△雨量器

至少从秦汉时期开始就出现了地方向中央上报雨泽的制度,唐宋时期便有了雨量概念的出现和雨量器的发明。宋代秦九韶《数书九章》有“天池测雨”题,说明当时已有雨量器。明代各县乃至朝鲜均颁发雨量器。永乐二十二年()曾令各州县上报雨量。而雨量器也有桶状、碗状。而欧洲直到17世纪才有雨量器。

△测量风速

唐代知名炼丹道士李淳风,其实是一名气象大家,他的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

在封建社会初期,对风的观测已比过去更为详细了。由风的4个方位发展到了8个方位,因之有八风之名。李淳风在观测研究和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风向明确定为24个。

他还根据树木受风影响而带来的变化和损坏程度,创制了八级风力标准,即:“动叶,鸣条,摇枝,堕叶,折小枝,折大枝,折木飞砂石,拔大树和根。”

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过了一千多年后,英国人蒲福才在年把风力定为12级共13个等别。以后又几经修改,风力等级自年以来已增加到18级。

拓展阅读

如果每天的天气预报变成一个人,是怎样的体验?中国气象频道年的宣传片了解一下↓

(来源:上海科协)

采编:熙 莹

审核:方 言

监制:金五富

长按







































白癜风治疗标准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aizx.com/ltxxx/58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