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一个带有点神秘意境的词,她既是县名,又是建筑。最早诞生在三千年前周文王讨伐密须国凯旋于达水丁流的地方。那时,君臣同庆,筑台告天,看得见的一座“灵台”从此诞生,年前的隋炀帝又始设了灵台县治。此后的千百年来,灵台就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不仅是一方行政区域传承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信息,而且还成为人们心头至高无上、仰望先贤的圣坛。
久居这个小县城,对他的历史,虽不敢说了如指掌,但也还略知一二。中秋节前一天,外地朋友自驾游路过县城,邀我陪他去观看“灵台”。进入牌坊门后,眼前的“灵台”越发显得高大雄伟起来。其实,历史上的“灵台”从周文王始建后,屡建屡毁,不知重修过多少次,而眼前的这座“灵台”则是“十年文革”结束后,于年重新修建的。
在灵台看“灵台”,得有敬畏之心。只有仰望,才可看清。这不仅是因为“灵台”建筑巍峨高大,更因为“灵台”是存放灵魂的高台,是净化灵魂、凭吊圣贤的精神家园。
从“灵台”下院西侧开始,螺旋状的碑林给“灵台”增色添彩不少。碑廊里镶石碑余方,左侧为民国政要旧提和历代名碑复制及零碎碣碑荟萃,右侧为各级党政领导题词和当代名家墨宝,显得十分珍贵。(文章阅读网: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小孩白癜风可以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