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天的来临,鲜花盛开,田野泛绿,新一轮的乡村游又将拉开大幕。在平凉,汽车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助推了乡村游的发展和兴盛,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假日休闲游玩的首选,也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旅游打卡地,如泾川刘家沟村、白家村、完颜村,静宁李堡村,灵台康家沟村,庄浪陈堡村、石桥村,崇信梁坡村、平头沟村,崆峒区麻武村、柳沟村,华亭高镇村等等。这些精心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各有特色,景致不同,味道独特,每年都会吸引平凉及周边地区不少游客纷至沓来。
泾川县王村镇刘家沟村千亩花海。(资料图)
人们之所以选择乡村游,目的就是去寻找乡土情结、农耕文明和温婉乡愁,观赏乡村与城市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不一样的风格和不一样的风貌。然而,除了上述比较著名的几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一些赶时髦搞乡村游的村庄,同质化现象严重,要么是清一色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仿古建筑,要么是千篇一律的农家乐、采摘园、彩虹桥、滑雪场,相互粘贴复制,就连农家乐也是相互抄袭,蒸鸡、饸饹面、搅团、手擀面等百家一味。可以说,从形式到内容,都缺乏独有的地域特色和本村味道,失去了乡村原色、乡风本色和乡土底色,很多游客表示,去一次就不会再去第二第三次了。
去年国庆假期,一位市民开车拉着家人绕着平凉跑了一圈,去了一些知名的乡村游景点。回来后,他在自己的朋友圈感慨:三天去了六个村庄,只有泾川的完颜村、华亭的高镇村让他印象深刻,值得细细品味,其他的村子没啥看头,也没啥玩头,更没啥吃头,去一次就够了。他表示,游客去乡村想观看的是农耕农具,想品尝的是农茶农饭,想栖居的是民宅民宿,想感受的是民风民俗,脱离了农业、农村、农民的乡村游,对游客没有多大的吸引力,丢掉民风、民俗、民味的乡村游,也只能昙花一现。
泾川县王村镇完颜村。(资料图)
从自然观光转向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在乡村住下来,体验农事劳作、体验乡野生活,希望在乡村旅游中感受文化、愉悦身心、留住乡愁。然而,纵观平凉乡村游,能留住游客过夜的乡村几乎没有。
有人说,乡村游留不住游客的关键是“没文化”。乡村旅游文化,不是诗词歌赋,也不是旅游演艺,而是乡村生活的本真面貌,是原住民特有的生活方式。乡村文化无处不在,除了老房子、老物件、乡土菜等承载的乡土记忆,散落于乡间的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何用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让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使游客与旅游地产生共鸣,让游客感受到乡村旅游强烈的“文化磁场”效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头脑、有眼光、有见识的人,来为乡村游出谋划策,指导村干部和农民以乡村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由乡村旅游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意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维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持续发展。
灵台县中台镇康家沟村。(资料图)
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很多本地游客越来越倾向于慢节奏、短周期、近距离的出游方式,相比较城市、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的传统目的地,亲近自然、出行便捷、绿色时尚的乡村旅游日益受到青睐,无论从近期及长远来看,发展乡村游大有可为。有旅游达人撰文认为,乡村味之所以逐渐被淡化,乡土味之所以逐渐被丢掉,究其原因,是一些乡村发展旅游业目光短浅,思维受限,仅仅盯在短期效益上,看在局部利益上,局限在“一锤子买卖”上,把乡村旅游变得商业化、大众化、俗气化,不仅严重违背了游客乡村旅游的初心和初衷,也自行切断了乡村旅游的人脉和命脉。他指出,乡村游有利于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但城乡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让乡村与城市同化、被流行异化,而是要在保持乡村本色的前提下,走出一条绿色兴村、产业兴村、质量兴村的旅游新村之路。
华亭市安口镇高镇村。(资料图)
如果你要问:清明假期乡村游去哪里玩好?笔者首先推荐两个村,一个是华亭高镇村,一个是泾川完颜村。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华亭市安口镇高镇村,曾叫窑头镇。古村民居依山排布,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房子大多是平顶的,可以用来晾晒瓷坯,充满独特的韵味。陶瓷罐罐在这里随处可见,它们或被砌成院墙,或被他用,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遗存于世的座座古窑,傲立于古村,像一曲悠扬的古风情韵,诉说着这里曾经“窑”火不断的繁华。洒有碎瓷片的土路,在一家一户的罐罐院墙的包裹中曲折蜿蜒。徜徉于此,仿佛走进了一段尘封久远的记忆。
泾川完颜村坐落在泾河北岸,绝大部分人姓完颜,他们便是南宋时期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即金兀术的后裔。不仅村以完颜命名,村内附近还有完颜井、完颜桥、完颜洼、完颜小学、完颜马场等,均以完颜命名。
清代光绪年间的《泾川乡土志》记载:“完颜氏,相传为大金后裔,承麟帝为元所灭,其后裔遁于安定,遂为泾川土著。州志载,完颜登甲、完颜登第、完颜旺俱由肄武起家,迄今生息蕃行,殚力正业,历代相传。”据村民们讲,完颜家族的先辈们为了守灵,定居在这里,世代相袭,这一守就是年。近年来,完颜村依托自身的民俗文化和完颜承麟墓、芮王墓、完颜宗祠、完颜古井、皇甫圣母庙及明代韩王墓等文化遗址,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一年四季,都会有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和全国各地的完颜后人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