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你的世界观决定了你的治疗模式,而技术的具体使用只是你思想的延伸。本文所讲的医案中,林杰老师点出了临床医疗的一个关键点——格局。
学员谭志飞在跟随林杰老师学习之后,面对棘手的「脊住侧弯」案例,是如何思考并进行手法治疗?林杰老师又对「脊柱侧弯」有怎样的看法呢?
每观林杰老师给病患治疗时,都会深深升起一种感觉——那一刹那,林师好像不是在这个时空一样,那种感觉自己接触不到,但好像又很熟悉。
我想那一瞬间林杰老师的心,大概是进入了一种空灵的状态吧。虽然是在给病者治疗,但是做到的是无形无法,等林杰老师治疗完毕后,病者的精、气、神已经完全归位到自己该有的位置了,疾病自然也就痊愈了。
从北京跟师父学习归来这段时间里,临床中运用师父所授的心法,气血思路,疗效大大的提高,有些案例治疗起来可以用神奇二字来描述,这里我分享一个病例,关于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足则形不固的认识、共勉。
15岁脊柱侧弯医案
廖某(男/15岁/职业:学生)
?主诉
颈、背、腰不适,以颈部、腰部为主,无法久坐,注意力不集中三月余。
?症候
患者自述颈部背部腰部不舒适,难以形容,无法久坐,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正常上课学习,已停学三月余。
别院查诊断为脊柱侧弯,引发脊柱相关疾病,经脊柱手法治疗十余次无效,经人介绍转入我处求诊。
?观察
体态略瘦,面色偏黄,站立肩部显右高左低,头、颈、腰部活动尚可,左颈部偏硬,右侧胸背部肌肉紧张突起,胸椎向左侧凸,腰部肌肉偏硬,皮肤温度偏低,左脚略比右脚长25px。
?经络诊察
督脉整体温度偏低,周围毛孔粗大,神道穴、灵台穴有压痛,任脉腹部段温度偏低,以中脘、神阙穴冰凉为主,宗筋处有压痛,舌淡苔白,脉偏细沉。
?病位
病在督脉、任脉。
?病性
阳气不升,寒凝任脉
?治疗方案
取督脉、任脉为主,辅以脾经、胃经。
首先与患者沟通,告诉他中医对于这种疾病的认识,「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足则形不固」,得到患者充分的信任理解后,开始治疗。
我的治疗方法以手法为主,先侧重揉腹,化解寒凝任脉之象,解决能量来源问题;然后推揉胸廓,开胸理气,解决能量通道的问题;最后调理腰椎、胸椎、颈椎疏通督脉,振奋督脉之阳气以温化全身,骨盆手法结束。
?治疗效果
长短腿、高低肩、胸背部突起消失,达到形正气顺、气足形固之效。患者治疗结束后满脸笑容,感觉焕然一新,不舒适感完全消除。
前后治疗十次,症状消除痊愈,开始正常上学,随访半年无复发。
这个病例,如果是以前我未跟师父学习时,也会着重以整脊为主,也会有疗效,但是易反复,而且疗程长,病人也非常痛苦,病人之前也曾接受整脊名家治疗十余次,以无效告终。
然而通过跟师父学习后,对于心法的理解,开拓了思路,理解到气血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对于格局的认识。一位医者的高度,成就与否,完全取决于自身的格局定位。
林杰老师点评「脊柱侧弯」
为什么「脊柱侧弯」作为一种临床现象虽常见,但治疗起来却颇有难度?
大部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