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悟空的学艺经历西游是个大IP,是一个有很强娱乐性的奇幻世界,有特定的生存法则。孙悟空作为贯穿整部西游的第一主角有着各种神奇的表现。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野猴成长为后来的斗战胜佛,绝对要感谢培养孙悟空的一个既神秘又低调,既仁慈又能因材施教的大神,论能力不在如来佛祖之下,可三界中知名度却不高的菩提老祖。我们首先还原一下孙悟空求学的过程,为了追求梦想,扬帆远航的美猴王第一站来到了众生皆愚,多挣好杀的南赡部洲。可是孙悟空并没有成为盲流,在“南漂”的8、9年时光里,还是有很大收获的。南赡部洲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他拿住一个普通人,剥了他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尘中,学人礼,学人话。这是孙悟空自学的一段经历。培养了美猴王坚韧的毅力,懂得了基本的礼仪,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为他以后的修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孙悟空已经注定不是一只普通的猴子了。再次启程的孙悟空漂流到了西牛贺洲,他被神秘樵夫的歌声吸引,这高大上的歌词让他误以为遇到了神仙。樵夫解释自己不能修行的原因: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尘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这是又一次用儒家的孝道感化猴王,在猴王感动的同时也再次净化了他的心灵,这都是有意识的宣扬儒教的做法。二:菩提祖师的仁慈教育美猴王借樵夫指点来到了修行的目的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菩提祖师。祖师按照门下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辈分给猴王起名为孙悟空。菩提祖师加强了孙悟空对于儒教的理解和认识,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让孙悟空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打造了儒家思想升级2.0版的孙悟空。而且祖师兼收并蓄,祖师讲课时的状态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孙悟空不遵守课堂秩序,祖师问她求学的目的和意义,孙悟空回答:但凭尊祖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祖师所说的“道”就包括流字门中道!流字门中除去经典的儒教,还包括经纶济世的九个学术流派。即是现在统称的九流之道,分别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如果孙悟空学习了这些流派的技能,很可能会少一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而多一个济世救国,拯救万民于倒悬的人才。孙悟空拒绝了所有和长生不老无关的“道术”,并能参悟祖师给他提供的机会,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经过了基础儒教的七年义务制教育后终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机遇!他拒绝了祖师提供的流字门、静字门、道字门的传统教材后,祖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请注意,但凡机缘降临都不是通过直接的方式告诉你,我要栽培你,我要成就你,我要改变你,NO!这是要当事人自己去体会的,特别是孙悟空,他所在的教室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同学,如果祖师直白的告诉他,要单独对他进行特训,那其他同学会引发课堂暴动的。于是祖师给孙悟空进行了特殊的暗示!孙悟空没有辜负祖师的期望,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不愧是猴精,难怪日后能成长为斗战胜佛!单是这份领悟力就飞同门师兄弟可比!祖师爷是异常的兴奋,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于是祖师传授给孙悟空正宗的道家修炼心法口诀,传授了精妙的72般变化以及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逃生技能---筋斗云!因为生性卖弄,孙悟空被祖师严厉的训斥,并提前让孙悟空毕业,临行之前还嘱咐孙悟空: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祖师对孙悟空将来的发展明显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祖师的训斥严厉到了极致,这也是祖师的一番苦心啊。。。。。。菩提祖师不是故弄玄虚,因材施教才造就了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奇男子,即使失败也能振作,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优良品德。三:如来佛的严厉教育另一位严厉的导师同样来自西牛贺洲,是佛教集团的掌门人,如来佛祖!取经其实就是为了给一个曾经犯下过错的学生再次回归提供的冠冕堂皇的官方说辞而已。唐僧是取经小组里的第一领导。他就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地位很高,修为也很高,如来佛祖让他经历了10世轮回,变成了大唐的高僧,带着神猴,野猪,水怪,一路向西。而贬斥金蝉子下凡的解释实在是难以理解。如来佛祖对唐僧的一段话,大致可以分析出其中原委: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好像是博导在讲课时,没毕业的博士生上课去见了周公,导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为上课打盹就把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一下打回原形,轮回10辈子,这个惩罚太过严苛。有什么样的导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唐僧对孙悟空更加严厉,用孙悟空的原话形容就是:法严量小!在现代教育中更强调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注重全面性,能在和谐的气氛下接受教育是一种享受,对于学生来说,导师的知名度不见得是最重要的,专业精通还要看学生的接受能力。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