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西游记真正含义改变你对西游认知

说到西游记就不能不提到六小龄童,最近几年,老艺术家六小龄童老师呕心沥血、四处演讲,努力传播着西游记文化,在各大、中、小学校尤其是幼儿园混的风生水起,对其他版本的西游记更是做出了严厉的批评。在六老师心里,“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乐观向上”是西游记的精髓,猴王精神是不能让任何人亵渎的。如今,六学的兴起引发了网络上一片反六热潮,更是对六小龄童老师复读机式的言行和人品产生了强烈的质疑。抛开六老师的人品不去评价,我们不免好奇西游文化到底是什么?西游记到底在讲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西游记,我不会用高深的专业术语去描绘它,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让大家看的明白,知道一点西游记的皮毛就可以了,因为它实在是太深奥了。首先,作者是谁?大家肯定会说还用问吗?当然是吴承恩了。这个观点是近代鲁迅、胡适提出来的,我告诉大家不是,因为论证篇幅不够,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我想说的是西游记不是一本讽刺社会的小说,它是一本证道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载体。孙悟空是什么?孙悟空是“心猿”,心猿二字在小说中出现过33次。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有首诗赞美“美猴王”: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说得很清楚了,孙悟空是心,就是你我众生的心。既然是心,自然会有心理活动,人的心有七十二种活动、七十二种心里特点,所以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为什么唐僧取经要走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也是十万八千里?《法宝坛经·决疑品》里说,人身中有十恶八邪,只有消除了这十恶八邪才能成正果。孙悟空既然是人心,所以筋斗也就是念头,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佛家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也就是这个意思。一万三千五百斤如意金箍棒,什么是“如意”呢?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小则如绣花针,藏在耳内,大小随心,变化如意呢?那就是“元气”,为什么要一万三千五百斤呢?因为《黄帝八十一难经》里讲: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两头禁锢是让你不要在口鼻呼吸之间泄了真气。经常看到网上争论菩提祖师是谁?现在我来告诉大家,你看菩提祖师住在什么地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方寸大小的灵台就是心,斜月三星洞嘛?你想想晚上斜斜的月亮点缀上三颗星星是个什么字?也是个心字,也就是说菩提祖师就是心山心洞的一颗菩提心..《西游记》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将宇宙万物归之于人体的小宇宙。“天宫”就是头部,上面有“千里眼”、“顺风耳”,还有“九霄雷府”,就是人的鼻息如雷;王母娘娘的“瑶池”就是人的嘴巴,“口为瑶池太和官,潄咽灵泉灾不干”,瑶池宴上有的是玉澧琼浆,正好舌头两旁有两个穴位:金津和玉液。也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先写到这,如果大家喜欢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aizx.com/ltxtq/167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