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自古以来为众香之首,被誉为“植物中的钻石”“木中舍利”,在中华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沉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已不单单只是做为治病疗疾、祛病延年的药物使用,沉香的用处繁多。在之前的一些文章中我们曾提到了沉香的各种用途,下面将重点介绍沉香的实际药用价值及熏燃沉香的诸多好处。
以香品防病疗疾,在我国最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从曾经出土的文物以及《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典籍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现实。服药大多是用来治已病之病,而薰香则是防未病之病。调服本性、自我疗疾,它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是远大于治病的,一如养生是为了增强体质,防患于未然。
《神农本草经疏》中说“凡邪恶气之中,人必从口鼻入。口鼻为阳明之窍,阳明虚,则恶气易如。得芬芳清阳之气,则恶气除而脾胃安矣。”
沉香是芳香健胃的驱气药,主辛散疏通,在温胃行气药中,功效显著。治逆喘特別有效,对于闭尿症,神经性抑郁胃绞痛等都有效用。最重要的是可平衡中枢神经、镇静情绪、理诸气而调中,帮助行气入定,在中药材中是非常珍贵的极品。沉香属自然界中少数据有强烈抗菌效能的生药材,不同于大部分的中药材,沉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药,沉香对症状的治疗是明显而立即的。
《本草备要》一书称:沉香性温味辛辣,入脾,故主治各气调和,黑色体香,故入脉门佑肾,荫精,壮阳,行气,并非上气,温中不肋火,治肚空绞痛,口噤毒痢、郁结、邪气、怯寒、麻痹、痢疾。色黑沉下水为佳品,甘香性常,辣性热。沉香能降气,治中风,痰喘,口噤等症,入水磨而明,燃香注入鼻孔即苏醒,又可驱除邪气、秽气。
《中药志》里介绍沉香,属阳而性沉,多功于下部,状元阳。入肾、命门二经,去湿除瘴,镇鬼魅二气,疗风水毒肿,解无形郁障,而开灵台气旺。古人常作牌状,佩在身上,一以避邪,一则以备不时之需。另《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文中介绍沉香的香有一种不可形容之妙。其中有一种古时称之为助情香:安禄山进,玄宗含之,精力不倦。
在中医上会利用沉香或奇楠香来打通气脉,并且理气,将骨节中风湿、手麻脚痹,手脚气血不通的毛病驱除。也有中医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或是“蛀骨”及髋关节缺血性的坏骨死,配合大骨丸来治疗。另外对于尿酸、尿毒,沉香以及奇楠香发挥了强肾解毒的效果。在中药上,沉香及奇楠常被应用于镇定镇静、强化心脏、醒脑及安定神经的处方或药引。除中医外,在《奧语香语》中提到它的气味是辛味而气甜,上等的奇楠香研磨以后,气味芬芳,清凉甘甜,其香能通窍、生精水、使人的头脑清爽舒适,即是所谓的“气甜”。
感恩您!
随喜转发是一种布施---法布施,功德无量。
欢迎转发!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