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彦光
别署更堂、方隅轩主
广东汕头人,年出生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正山堂杯”全国第六届茶文化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第三届广东省新人新作书法展优秀作品奖
第八届广东省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教师软笔组一等奖
第四届全国“康有为奖”书法艺术大展入展
广东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
广东省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入展
广东省第五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入展提名
广东省第七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入展
首届“张九龄杯”广东省书法篆刻展入展
广东省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
学书心得
学书之路注定是孤独的。孤独也并非全是煎熬与痛楚,它也可以给心灵带来闲适与从容。酷暑寒冬,方丈书斋,一笔、一砚、一纸为伴,清心涤虑,伏案作书,忘乎孤独的煎心与虐神,神会王摩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孤独清欢。彼时,天地为我大,万物为我生,方寸灵台无垠无际,正如八大山人所云“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心存大有,又岂有孤独之苦。
我自幼喜静,也爱独处,喜于静中窥视本心,在独处里觅得真我,随处作主,自在优游。我幼时并非没有玩伴,可我更喜欢自我的“学书空间”。幼时学书,我临习比较杂,篆隶行草、欧颜柳赵,依样画葫芦,全无方法性和系统性可言。现在看来,这种杂临杂写是断不可行的,唯一的好处就是书架上积存下各式各样的字帖。大学期间,经师友点拨,我才慢慢懂得学书应先专后博,应以一家为宗,始末如一,他家之妙也应兼学,以补不足。如人日常吃饭,米面主食固不可少,但鱼肉果蔬也应摄取,以补生长之需。
近几年,我在小楷和行草书上用功最多,篆隶亦间有临习,以汲取碑之厚重养分。小楷主要以王雅宜为基调,上溯钟王。行草书则主攻八大山人,兼学宋人手札。我爱八大山人,爱其人其画,更爱其书。黄宾虹先生曾评价八大山人“书法第一,绘画第二”,八大山人以画入书,一字一画,一字一境,简约空灵,用圆简的线条筑起精微的黑白空间,表现的是一种崇尚孤独的艺术哲学。八大山人书法的“简”、“圆”、“孤”给了我一种莫名的亲和力,我将挚爱到底!
茶余曾与妻闲话:“我不惧孤独,以后倘能独居深山古洞,闭关游艺,该是多美的事啊!”妻听后抛来一个眼神,我自不敢再言了。呵呵!闭关深山古洞自然不太现实,书斋静修自是可以的,尽量抛开人事的纷扰,守住心灵的安宁,独享那份无边的孤独清欢。
学书孤独之路是一条通往真正自由的路,其路漫漫,或许我才刚刚起步!
壬寅二月朔日深夜于方隅轩
作品欣赏
《临八大山人之一》32x16cm年《临八大山人之二》32x16cm年《临八大山人之三》32x16cm年《临苏轼人来得书帖》45x28cm年《临苏轼新岁展庆帖》
45x28cm
年
《孟浩然诗一首》x60cm年《王维桃源行》x97cm年《张岱西湖梦寻选录》x68cm年《张岱小品文一篇》25x25cm年《自作诗一首》30x24cm年《方隅轩录古》x68cm年《古诗选录》40x26cm年《古文数篇》x60cm年《湖心亭看雪》
54x18cm
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