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参考窍的作用和九窍的位置

白癜风专业品牌医院 http://www.tlmymy.com/

理法:

窍是练气功的三要素,练功不但要明理知法,还须要懂窍。

窍有三田(上、中、下三丹田),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三窍(阴窍、阳窍、中宫窍),共为九窍。其中上丹田是练功的主窍,……认为得此一窍,可以窥探天地之奥秘,把握造化之玄机。

窍与经络穴位有着联系,但它又不是穴位,因为穴位只能影响局部,窍则联系整体。

“九窍”各有其实际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窍”的存在不能离形,“窍”的作用不能离气,“窍”的运用不能离意。意、气、形是练窍的基础,所以窍与·静功的“三层九步功”有关,它包含着“九窍”的练法。

各窍位置和作用:

  1、上丹田:即主窍,在两眼之间,此处是“意”的中心,真气的根源,此窍至为重要。因为精神意识是生命的主宰,真气是生命之根本,能意识中定,才能感应到整体,其气归根才能运化全身,此窍是生命活动的核心,守之可祛病延年,失之则衰老衰亡。意的活动都是通过此窍,是识神的“出入之门”,出则死,入则生,故又有“生死户”之称。把握了它,就等于主宰了自己的生命。

  2、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是形的中心,此窍开则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人在突然受到惊吓,形散气乱之时,常不自觉地用手去抚胸部,即与此窍有关。经络学有气会“膻中穴”之说,因此有人就把“膻中穴”当做中丹田,但注意“膻中穴”不能产生整体全面的舒适感。

  3、下丹田:在肚脐下一寸五分(小腹内部),是卫气的中心,力的根源。气如不归中心,则气散浮,力无根,所以练功第一步就要求气沉丹田,但不能气压丹田,或意守丹田,只要做到“舒胸松腹”,气就自沉丹田,从而遍布全身,达乎四肢。

  4、尾闾关:又名“命门关”,是劲的中心。但它既不在尾闾处,又不是“命门穴”,它是在与“下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腰椎之间,太极拳称之为腰际,它是劲的中心,四肢的活动都与腰劲有关系,腰一动,整体都动,所以有“腰为第一主宰”之说,腰如歪扭,则劲不整,腰有损伤,则全身不能用力。

  处腰椎骨大都是稍向内凹,凹深者不能发挥整体劲。练功要求“掖胯敛臀”,丹田之气自然贴背,此处自会慢慢凸起,与整个脊椎骨形成一条微向内合的弧形。腰际中正则此窍开,自然上下通顺,力达四肢,发挥整体一致之劲。

  5、夹脊关:它的位置在两肩胛骨之间,与“中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脊椎骨之中。此处是势的中心,它处在两肩的连接点上,一般人两肩胛骨突出,不但影响势的舒展,而且有碍督脉的运行,能做到拔背肱弓,则肩胛收,脊背圆,两臂展,督脉通,此窍自开,而有包容一切之势。

  6、玉枕关:在后脑枕骨的之间,它与“上丹田”前后平行相对,是“神”的中心,此处是生命之根,如受损伤,轻则神志不清,重则死亡。此窍之下,有一凹陷,陷深则窍闭神萎,能注意“顶头直项”,则凹处饱满而窍开神旺。

意与此窍相联,即意与神合,自能“意定神旺”,普照内外,而加强神的作用。

  7、阴窍:亦名“海底”,在裆部两阴之间(相当于“会阴穴”),它是形与势合、统一于“虚”的关键,形属阴,形松势展,达到“虚”,则阴气降“海底”,而阴窍开。此窍闭,必形紧势缩,内实而不虚。如能注意“圆裆合膝”,可开此窍,自会产生“外包内撑”,松展如一,形空势虚之感。

  8、阳窍:亦名“灵台”,在头顶“百会”与“卤门”之间,它是气与劲合、统一于“灵”的关键,属气展阳。阳窍开则气顺劲合,阳气升灵台,此窍不开,则气滞劲呆,下重而不灵。如能“头顶虚灵”,可开阳窍,自会有周身劲利、虚灵之感。

  9、中宫:亦名“泥丸宫”,在“上丹田”与“玉枕关”的中间,居阳窍上下垂线之上,故又称“十字架”,它是意与神合统一于“空”的关键。守此窍能使神意交合,真气归正,整体统一,全面平衡,自然会产生神照全面,气润周身,内外清澈,意静性空之感。

  九窍分布于身躯的前、后、上、下、中,组成九宫八卦之象,蕴含着太极阴阳之理。

  前身属阴,上、中、下三丹田,阴为柔目,主收藏,是养生之处,应含蓄于内,运化周身。

  后身属阳,有尾闾、夹脊、玉枕三关,阳为刚,属金,主开放,是运营之所,应扩延于外,卫护形体。

  阴窍居下身,为降,属水,主静,应稳定。

  阳窍居顶上,为升,属火,主动,应灵活。

  泥丸宫居中,中为定,属土,主中和,土为太极之体,它统四象,合八卦,是阴阳相交之处。守此一窍,即可联系其它八窍。能九窍相合,则九九归一,有无混化,即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会产生形如太虚,身似宇宙,无内无外,无边无际之感;到此境界,即无所谓中心,而处处都是中心,也无窍可守,而处处都在窍中,也就是达到了“意无意、窍无窍、无意之窍是真窍”之境。

猜你还喜欢以下内容:

从《打手歌》看你太极拳功夫的高低

问答

太极实战中为什么做不好引进落空?

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略说推手中的接劲

引进落空,借力打人——太极大师郝少如

干货

名师对话太极系列之三“虚是松到一定程度时的结果”

太极拳引进落空,借力打人

视频教程

陈式太极拳-陈小旺大师讲站桩(下)

太极拳百“练”不如一“站”

站桩

讲点连师父都不一定会随便传的东西

站桩很重要的筋骨之功

千金难买真太极(收藏版)

内家功夫站桩解秘(下篇)

关于气沉丹田的心法口诀

持续站一个小时以上,来看看太极拳桩功如何进阶

初学站桩者第一个遇到的就是筋骨关

内家功夫站桩解秘(上篇)

站桩松腰系列:命意源头在腰隙

修练内家功夫必读/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

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略说推手中的接劲

太极拳之云手的奥秘

太极拳横跨步,只有“云手”一式

太极高手苏学文太极功夫的五大特点

太极拳实战核心练习:推手八法向恺然:我研究太极推手的经过

浅谈作为太极拳功夫的中间锻炼方式——推手

杨健候太极推手精论两篇

太极名家

李雅轩论太极推手

太极拳揉手秘验句(实用)

专题

太极推手二十五问,不会推来也会化!!!

推手是修炼太极拳大道过程中的一种手段

实战

太极拳推手精义十九劲及古钟五个点的发法

杨氏太极拳真传断手

推手是练习太极拳的检验和提高掌握正确训练法出真功夫

实战

太极推手中败中求胜秘诀——横轴

技法

太极拳推手秘技“接定彼劲,彼自跌出”

我说太极拳

何谓空?

杨式太极拳单练式的优点和功效(下)

视频讲解

洪传陈式太极拳中“云手"实战用法精彩!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之太极拳的横跨步法(共十八篇)完结篇

太极功夫手上始

观点

太极拳错误的云手练法

武派太极拳“敷盖对吞”四点认识解析技击之理

太极拳的最难学是什么?

关于太极拳的十大解密

太极拳解密之十一:中正安舒

太极拳解密之二:松肩坠肘及其练法

解密太极拳十大系列核心内容,可以好好练拳了!

破解太极密码——得此文尽解太极精髓

太极拳解密之十五:力发于脊

太极拳解密之八:太极气功

太极拳解密之十八:力发于跟

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太极拳解密:教你精髓练习方法

太极拳解密之松腰松胯

解密“练太极拳者不动手”

太极拳解密之一:太极拳的本质

太极拳解密之六:劲道

极拳解密之十二:动作到位

太极拳解密系列十八篇(下)

太极拳“引进落空合即出”之探密解析

太极拳解密之三:虚领顶劲

太极拳解密之四:意念

太极拳解密系列十八篇(上)

太极养生堂为了更好的传播太极文化,年全力打造,精致推出视频太极教学、实战,揭密系列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aizx.com/ltxfc/120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