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潜心发展牛产业扶贫路上牛当先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自古以来,平凉就是甘肃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西北有影响的畜产品集散地。以红牛为代表的草食畜产业是平凉的一张重要名片。正是在这样的一张名片的宣导和引领下,灵台县加大牛产业扶持力度,鼓励群众养牛。目前,牛产业成为灵台群众脱贫致富的首位产业。

  11月10,当记者来到走进灵台县绿源红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干净宽敞透亮的牛舍里,一头头健壮的红牛悠闲地咀嚼着草料,不时发出浑厚的“哞哞”声。   “我是一名精准扶贫户,在这里打工已经一年多了,每个月能收入三千多块钱,可以补贴家用,离家近也能照顾上家里,我喜欢这个工作,还想继续干下去。”说起在这里务工,已经60多岁的饲养员郭明一脸自信和喜悦。   灵台县绿源红牛繁育有限责任公司是灵台县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产业实体之一,公司主动承担发展红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现已发展成为千头饲养量规模的产业龙头企业,基本实现了带动全县红牛产业扩量、提质、增效,贫困户增收的良好局面。   公司负责人巩永成告诉记者,公司采用“国有企业+产业项目+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平凉红牛存栏多头。今年出栏多头,实现经营收入多万元,向贫困户分红81万元。累计分红达到多万元。   近年来,灵台县按照全市“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思路,坚持把牛产业作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全力做好政策驱动、平台搭建、链条延伸、模式创新等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围绕构建牛产业发展的繁育体系、饲草料体系、市场流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各项产业扶贫政策,有效促进了牛产业提质增效和助农增收。   “十四五”时期,我们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平凉红牛的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全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发育体系建设,坚持平凉红牛品牌定位,抓好饲草料体系建设,坚持“以养定种”的原则,切实推动饲草产业化发展。抓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现有合作组织管理,健全产业化经济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利互赢的新格局,推动全县畜牧业链条式发展。”当谈起灵台县牛产业的发展,灵台县畜牧局局长于永锋信心满怀的告诉记者。   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肉牛养殖场区59处,发展千头以上养牛村30个,培育10头以上养牛大户户。牛饲养量达到11.75万头,其中基础母牛存栏5.02万头、“平凉红牛”存栏头,出栏肉牛4.62万头,实现养牛收入万元。开设黄改冻配点38处,建成青贮窖(池)37.26万立方米,年均青贮饲草32万吨以上。(记者:杨刚王金涛)来源:中国甘肃网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编辑:马文军审核:曹红远监制:李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gtaizx.com/ltxfc/11022.html


当前时间: